By: 孔毅 扭转力学苑
当我看到五十五岁的David时,直觉告诉我,他不是简单人物。这样的判断不单单只是从外表的装扮,还有他眉宇之间流露出来的一种精明神气,那可是装不出来的。
而且,不同于大多数的辅导个案,一坐下来就急着讲述自身困境,David反而是先说出对我的观察。一开口,他就斩钉截铁地说:“孔老师,你是一位内心笃定而且有平安的人,你一走进来这个空间,我就能觉察得到。”
我笑了笑。David 接着说:“其实这样的感觉我小时候也曾经有过,但在长大的过程中就渐渐失去了。直到现在,我虽然什么都有了,投资产业还遍布全国,所到之处,人人也都是高规格接待我,但我却失去了内心的平安。如果可以,我愿意放下一切来换取这样的平安……”
我知道David说这话是认真的。这些年来,因为想寻求内在的平安,他不知道走访过海内外多少的“大师”,希望从他们身上习得平安之道,甚至还为此学过道、修过佛,无奈对他来说还是不管用。
这天,为了与我见面,David同样秉持着追寻的精神,特地远道而来。但因为过去的挫败经验实在太多,他已经不抱持什么期待,只是以探问的态度来了解我能帮他些什么,象是能不能帮助他再重拾过往的那种平安。
在直接为David解惑之前,我先丢出一个问题:“你还能听得到自己内心的声音吗?”结果他反问我:“什么是内心的声音?”
“内心的声音就是对你最真实的指引,若你执意诚心地去求问,就会听到神默默在跟你说话。”
“我要如何听到我内心的声音?”
我慢慢向David解释说,听见内心声音的首要之务,就是要先制造一个环境,让深藏内心的神出来对你的心说话。至于要如何制造那样的环境,关键在于静下来,因为圣经中也教导我们在静中方能见神的真理。
听我提到“静下来”这三个字,David马上惊呼:“确实,我的问题就是静不下来,只要醒着,无论在任何地方做任何事情,我一定要有声音陪伴,象是听音乐或是打开电视,因为我害怕安静,更害怕在静中面对自己,尤其是自己的良心。”
“这是你的良心在控告你,其实每个人都是如此,唯有藉着信靠耶稣基督,认罪悔改之后,才能重新找回内心的平安!”会谈的最后,我向David明确指出重拾平安的箇中之道。
离开前,David承诺会根据我教导的一些操练法则,先学习如何让自己静下来,等下次我飞到这个城市时,他会再来跟我分享操练的心得。
静下来,竟然也是一件令人感到害怕的事,我想多数人可能都无法理解这一点。但若是我再问,你最近一次的安静独处是什么时候的事,恐怕就有许多人答不上来。
美国一家媒体曾经做过调查,要受访者说出十件最害怕的事,结果显示,排名第一的是死亡,其次是飞行,第三名就是安静。但想想看,为什么人们会如此害怕安静?又,为什么要逃避安静呢?
对此,我的观察是,多数的人们是因为内在无信心,自觉不值,才会避免往内看,把焦点都定睛于外在环境,甚至藉由模仿他人来取得自我认同;但也有一部分人的情况是如同David一样,害怕安静下来就得面对内在的控诉,因而总是逃避面对自己。
现代人的困境之一:难以倾听内心
姑且不论是个人的没自信,还是想逃避内在良心的控诉,平心而论,现代人想找个机会安静还真是不太容易。
一来是,人们对于物质世界的沉沦和着迷,让心思意念在不知不觉中被贪婪和情欲绑架;二来是,因着科技的发达,只要行动电话在手,要不就讲电话、上社交软件,再不就是拿来追剧或听音乐,如何静得下心?
偏偏,内心的声音通常是渺小微弱,不安静下来便永远听不见。
若有人问,真的有所谓的内心声音吗?答案当然是肯定的。每个人都有内心声音,尤其是当我们还是婴儿时,内心的声音非常清晰,我们也会照着内心的声音去行,所以当时的我们经常处在心欢喜、灵快乐的状态。
直到成长的过程中,因为接收到环境中的其他声音—父母的、亲友的、媒体的、陌生人的—这些带有经验的声音开始迷惑我们,内心声音自此被搅乱。因着一次次的自我质疑,我们逐渐忽略内心声音,导致其愈来愈微弱,微弱到我们再也听不见,然后就此度过平凡的一生。
这样的生命景况,其实是与真理教导相违背的。内心的声音之所以重要,是因为那是我们最真实的指引,而且往往不带任何私意,它唯一的意图就是协助我们,把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,活出生命的精彩。
内心的声音,也可称之为“良心”、“天良”。
大家不妨回想一下,有哪一次我们遵照内心的声音去做以后,结果却令我们痛苦不堪?或者有哪一次因为跟着内心声音的指引,反而显示出自己不优的一面?即使有,那也是神藉内心声音的指示,来锻鍊我们的心智和品格,最终还是于我们有益。
长年忽略内心声音的结果,反而会使我们感到迷失和痛楚。
我们都知道身体若是受了伤,生理机能自有其一定的修复能力,却很少想到过,当我们的心灵或头脑受伤(如罹患老年痴呆症、忧郁症),其实上苍也给了我们一个疗愈头脑和心灵的方法。
此一方法就是静下来—在静中修复。是故,我们务必要尽一切的努力,找回聆听内心声音的能力。在教导大家如何做之前,先说明操练静力的三要件,即是:独处(solitude)、静止(stillness)、静默(silence)。
版权声明:本文摘自孔毅著《第一与唯一》,授权“扭转力学苑”发布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